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增进教学交流与合作。2024年10月16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承办太仓市(初中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10月份集中研修活动。太仓市初中语文(冯霞)名师工作室、苏州高新区(吕新平)名师工作室、常熟市(刘志军)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与学员、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课堂观摩、评课研讨及专家讲座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课堂探索,研出精彩。太仓市高新区中学周佳老师执教写作课《矛盾冲突:从“写实”到“写作”》,从课内所学写人记事类作品提炼出一般规律,围绕“事件的外部冲突”“人物的内心矛盾”两方面,以学生的写作实践带动思考。在交流分享学生当堂习作的过程中推进课堂,由浅入深。最终依托学生身边平淡的生活事件,抓住矛盾冲突进行写作拓展,真正做到了赋予“生活写实”以“写作”的价值。在语言运用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太仓市陆渡中学钱敏珏老师执教七年级习作课《人间至深是亲情——学会记事作文指导》。钱老师通过展示AI作文引导学生走进教材,筛选记事要点,形成评价标准。课堂上,钱老师以《人间至深是亲情》为题,紧扣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揣摩和品味了语言,撷取了写作精华,学生积极地进行赏、析、评、改,教会学生记事写作要写具体、写生动、写真情、写突出。苗新坤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以“精神返乡”为主题的名著《朝花夕拾》导读课。苗老师从普罗大众的乡愁走入到《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的乡愁,带领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在文章的朗读中品读鲁迅先生笔下各色生动鲜活的人物。最后,苗老师从人物的复杂性入手,带领同学们从造就人物性格的三要素——环境、社会现实、思想态度体味真正的人性。体味与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返乡”。常熟市常清中学高君英老师由“剧本式”情境入手,展开《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她设计为学校视频号拍摄纪念鲁迅主题视频为主情境,巧妙设计“演员请就位”“我来选主角”“我来写剧本”三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体会鲁迅书中人物形象的特色与魅力所在,课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第二板块课例研讨,研出火花。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常熟海虞高级中学校长刘志军与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冯霞,分别就四节公开课进行评课,与各位老师分享听课收获。针对周佳老师的作文课,刘志军校长认为能够抓住“矛盾冲突”这一切入点谈初中生写作是非常巧妙的且适用的;也针对选择《桥》一文为例是否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给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设计的建议。苗新坤老师执教的《朝花夕拾》导读课以《藤野先生》为核心展开,串联并整合了文本中的多个人物的不同特点,真正做到举重若轻,刘校长特别提出,苗老师能够恰当地捕捉到学生朗读等涉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多个细节,课堂推进自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冯霞老师针对钱敏钰老师的作文课和高君英的名著导读课进行点评,特别指出教学立足新课标,一课一得的教学方向,对于两堂课的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活动给予了认可。课堂由浅入深,贴近学生学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和阅读兴趣,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冯霞老师也为在座的工作坊成员们提出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特别强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关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关注评价导向。第三板块讲座学习,研出高度。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苏州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吕新平老师在汇贤楼报告厅开设了主题为《语文命题与教学》的讲座。吕特从语文命题的角度强调了四重视两导向。四个重视,即重视依标科学命题,重视综合任务的设计、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重视评价导向的多元开放。两导向是指教学评价导向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导向。吕特在讲座中结合近年的中考试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化,提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以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进一步为老师们的教学探索以及试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精彩的课堂观摩呈现了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和创新举措,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范例;深入的评课研讨环节,专家与老师们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对课堂进行剖析,为教学改进贡献了宝贵意见;高屋建瓴的专家讲座更是拓展了老师们的视野,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老师们收获满满,也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