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2025年10月份理论学习活动

作者: 时间:2025-10-20 点击数:

20251017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科室将太仓市理论学习文章《燃荻》88期(主题: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评价)和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编辑的理论学习文章《印溪学刊》2025年第5期通过网络发给教师学习,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后自主学习,并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

吴韦老师学习心得:我学习了太仓市理论学习文章《燃荻》第88期(主题: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评价)中的《UbD理论视域下语文跨学科学习评价策略探析》一文,深感其对教学实践的重要启迪。文章聚焦于如何通过UbD理论优化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了全面且可操作的策略。通过学习,我对跨学科学习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章从确定整合关键概念的评价目标入手,强调跨学科学习中评价目标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整合多学科核心概念。这让我意识到,评价目标的设定不能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而应融合其他学科的关键概念,形成综合性评价目标。文章还提出创设指向学习目标的跨学科真实表现任务,强调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阶思维能力。这启发我在教学中设计更多真实情境任务,如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匹配支撑跨学科学习任务的多元学习证据也是文章的亮点。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促使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学习档案、小组讨论等,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成长记录。此外,文章强调构建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学习情境,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认知体验。这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孤立存在,而应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如将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融入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文章还倡导设计彰显学生主体性的自我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提醒我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如让学生在学习后填写自我评价表,或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互评。最后,制定多学科分级赋分的评估工具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引入SOLO理论,为评价工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这让我意识到,科学的评价工具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本文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运用这些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陆诗嘉老师学习心得:我学习了太仓市理论学习文章《燃荻》第88期(主题: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评价)中的《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一文,深感受益匪浅。文章聚焦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和方法。文章首先强调了表现性任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其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媒介,也是学习评价的关键载体。这让我意识到,在物理教学中,设计表现性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文章提出的表现性任务评价设计框架强调双重考量任务成果与素养表现,这为物理教学中的评价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我可以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模型设计等作为任务成果进行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展现出的科学思维、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素养表现。例如,在“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这一任务中,不仅评价学生的设计成果是否符合物理原理,还要观察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文章提到的表现性任务评价实施中的多元化工具选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核查表、评价量规等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还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南和反馈依据。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可以设计实验技能评价量规,从实验设计、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和结论分析等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将评价量规前置,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和改进方向。本文为物理教学中的跨学科评价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设计表现性任务、构建评价框架、选择多元化评价工具和实施多维度反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文章中的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评价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