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学习:学习《高校智慧实验室管理服务思路分析》等文献资料,了解了高校智慧实验室管理服务的思路,借鉴其研究结果制定学校智慧实验室管理制度。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2.主题研讨:5月19日,课题组结合理论学习讨论了“什么管理制度适合智慧实验室?”等问题,在学校原有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实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特点,重新制定了智慧实验室相关制度。
3.教学实践:5月份,学校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教师积极开设校级公开课14节,分学科进行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探索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方式,并开展研究科研讨活动。
4.教师培训:5月29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组织郑志豪、郑亮生、周哲史、林晨、刘芷伊、尤媛等教师参加2025年太仓市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暨多元智慧教学应用培训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汪琼教授的专题讲座《对GenAI赋能教育的几点认识》和苏州市电化教育馆AI赋能中心主任周红涛的专题讲座《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要素归集》。  
5.行动研究:5月29日,学校开展了以“以评促教·匠心筑梦”为主题的职初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模拟上课的形式开展,11位职初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我的家乡——沙溪古镇”开展模拟上课,将沙溪古镇这一地域文化资源通入各自的学科教学中,采用学科实践教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其中陆诗嘉老师的物理课《沙溪古桥的力学密码》、孙骊老师的数学课《古镇探秘数学之旅》、许奕晨老师的物理课《传统手工艺中的材料科学——竹编》和林晨洁老师的数学课《定理》都运用老智慧实验的教学手段进行设计。   
6.成果推广:课题组生物教师周哲史在2025年太仓市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暨多元智慧教学应用培训活动中坐主题为《深度探索多远智慧教学——AI赋能的精准化教学3.0的实践路径》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展示了本课题相关的智慧实验室建设和智慧实验教学等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