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6-23 点击数:


本学期,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以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引领,“仁慧教师队伍建设和“汲美课堂”建设为基本目标,以“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提质”为工作准则,贯彻落实《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不断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提高教科研训的实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实施成效

1.深化理论研究,夯实专业基础

1)主题阅读引领。学校继续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经典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一是开展指定书目的主题读书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本学期,推荐教师阅读《被讨厌的勇气》《青春的旗帜——教师人生的意义坐标》《初中生全阅读的实践研究》等专业书籍,并鼓励教师在假期主动阅读,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不少于1200字的读书心得,2025年3月6日开展主题为“墨香致远 教海探航”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促进了阅读成果的内化和应用。二是发挥《燃狄》和《印溪学刊》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科室做好《燃狄》学习文章推荐(本学期《燃荻》主题:3月:“AI+课堂教学”;4月:“新课标新教材研究”;5月:“科学教育”; 6月:“2·15行动改革案例”)和《印溪学刊》的编辑工作,并组织教师认真阅读这些教育理论刊物,依托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和学术工作坊等平台,分享和交流具有启发性和共鸣性的学习资料,以增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三是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指导青年教师关注相关的教育教学微信公众号,获取优秀教育教学文章,利用零星时间进行理论阅读,交流阅读感悟和心得,相互推荐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从而构建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学术氛围。

2)专家指导赋能。一是学校积极争取机会,派遣教师参加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如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在线培训(春季班)活动、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论文写作指导培训班、黄埔杯征文指导讲座、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科教融合活动、太仓市课题申报方案优化培训、太仓市学校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技能培训等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和风采。二是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指导,活动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举办专家讲座,邀请教育领域的杰出人士来校分享他们在教育科研和教学方面的见解和经验,以拓宽视野;第二种是实施课堂指导,邀请优秀教师和学科骨干进入课堂,进行现场听课和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2025年5月30日邀请全国优秀教师沈群英来校作专题讲座《思政美学研究的缘起、雏形与归落》;2025年4月8日邀请了太仓市良辅中学的黎海老师(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来校送教,为学校师生送来了一节信息技术学科示范课《走近无人机编程》和专题讲座《人工智能时代,做智慧型教师》;2025年5月9日邀请太仓市第二中学骨干教师胡娟老师来校送教,为学校师生送来了一节示范课《生活的艺术》和一个专题讲座《寻味传统——非遗美术课探究》。

2.聚焦课堂改革,推进科教融合

1)加强课题指导,促进科研引领。一是指导课题开题工作。2025年3月14日,学校承办了太仓市初中学校苏州市、太仓市教育科学2024年度规划课题集束开题论证活动,学校共1个苏州市规划课题、1个太仓市规划课题和3个太仓市微型课题参加了开题论证,活动分为三大会场,通过分学科、分主题的精准研讨,为课题研究提供系统性指导。二是指导课题结题与中期论证工作。2025年5月22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太仓市第二中学开展科教融合暨课题结题、中期论证活动,我校郑亮生老师主持的苏州市规划课题《基于导图案的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和张李梦伊主持的太仓市规划课题《初中古诗词“传统文化议题”群文阅读教学研究》和林晨老师主持的太仓市规划课题《PBL模式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完成结题论证,朱丹老师主持的太仓市规划课题《小先生制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互助发展性课堂教学研究》的完成中期论证。除此之外,还有12个校本课题在本学期结题。三是指导2025年度各级规划课题和学会课题的申报工作。2025年3月24日,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课题申报”的2025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专题培训活动。通过组织引导,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申报苏州市规划课题(含专项课题)5项、太仓市规划课题(含专项和微型课题)7项,申报苏州市教育学会专项课题1项。

2)规范课题管理,提升研究质量。本学期,学校有12个课题在研,其中省规划课题1个,省教育学会课题1个,苏州市规划课题4个,太仓市规划课题6个,除此之外,还有校本课题12个。指导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月计划表”认真实施,每月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课题研讨活动,组织开展行动研究和课例研究,整理过程性资料,填写“课题研究记录表”,并上传学校课题研究网站。开展月检月报活动,进一步规范课题的日常管理,针对课题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阶段性研究目标不够清晰、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过程不够规范、研究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通过“月检月报”自查-互查-反馈-改进,严格落实课题过程性管理要求,落实课题研究活动,促进课题研究实效。学期末根据《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对照《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课题研究考核表》和《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校本课题学期考核表》对课题进行考核。

3)贯彻科教融合,引领课堂改革。加强科教融合工作,坚定“课题来源于问题、科研生长于课堂”的理念,密切教学与科研的的联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使科研进一步贴近教学,让课题走进课堂,致力于以研究的视角和科研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科学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以科学的方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我校的课题研究实效,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彰显科研的价值与魅力。2025年3月21日学校开展主题为“融合·共生”的科教融合活动暨学术工作坊研修活动,活动分为理论学习、解读分工、课堂观察、分组研讨、展示交流五大环节,围绕学校“汲美课堂”建设和“学科实践”课改工作,结合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样态的建构研究》、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样态的建构研究》和《基于导图案的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等课题,从理论引领到课堂实践,从课堂观察到研讨评价,从展示交流到理论提炼,形成研究闭环,推动学校各学科实践教学的落实,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构建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教学新样态

3.培育教师队伍,助力专业成长

1)实施“破茧工程”,促进职初教师培养实施职初教师“破茧工程”,建立职初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深入推进职初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职初教师培养工作,树立职初教师学习意识,让职初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在开发、共享、互动的情境中提升素养,促进职初教师快速发展。每月开展一次职初教师培训活动,每月开设一节备课组内展示课,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一份课件和一份教学反思;实施学期考核制度,学期汇报制度即要求职初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上交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并对新教师的师德、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定,为职初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学期,2025年3月6日中午,开展主题为“述师徒情谊,讲身边故事”职初教师师徒结对分享活动;2025年4月8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开展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做智慧型教师”的信息技术学科骨干送教活动暨职初教师培训活动;2025年5月29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成功开展了以“以评促教·匠心筑梦”为主题的职初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本学期,职初教师共开设汇报课69节。6月开展集团职初教师考核工作,成立考核工作小组,按照职初教师考核细则,以集团为单位对见习期教师进行考核,我校见习期教师全部考核合格。

2)贯彻“名师工程”,助推骨干教师发展学校积极构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成长生态,实施“名师工程”,创新“调研-指导-助推-评价”四位一体循环培养模式,形成“需求导向、精准赋能、动态优化”的教师发展路径。开展“教师发展三维诊断”,通过问卷调查、对话访谈、专业能力测评,建立教师成长档案,锁定“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发展需求。为骨干教师配备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太仓市及以上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为学校骨干教师发展提供交流平台。构建“三维评价模型”,从“专业素养”“教学成效”“科研贡献”三大维度量化评价。

3)落实“青蓝工程”,推动师徒结对共进。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进行一对一导师制指导,促进职初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全校形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本学期末,对学期“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进行考核,并评出优秀师徒,并进行表彰。

4)借助学术工作坊,促进教师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好学校教科研先进和积极分子,继续打造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学术工作坊,下设课题研究小组和论文写作小组,将学校的课题主持人和核心参与者、论文写作骨干教师、教科研积极分子等教师组织起来,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和专业成长的平台,构建开放、共享、合作的学术研究环境,引领、指导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教科研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性、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4.其它教科研工作

1)科研协作共同体,加强集团协作。利用教育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每月组织开展“课题月检月报”互查工作,互相交流学习教科研方面的成效和亮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积极开展教育集团课题研讨活动,整合集团教科研力量,合作共赢,促进集团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提升。

2)成果推广转化,彰显科研价值搭建多元化平台和渠道,通过论文征集、写作指导、成果评选、论文推介与论文发表等形式,将学校的优秀成果和学术成果推向更广泛的受众,通过组织幼教段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促进研究成果推广与转化。2025年寒假向青年教师征集论文或案例,共征集论文27篇,并向《太仓教育》《苏州教育》《苏州教育研究》《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行知研究》等刊物推荐投稿。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了2025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化知识成素养”征文评选活动(6篇)、长三角分层递进教学联盟学校论文征集活动(1篇)、江苏省陶研会第十七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0篇)、第37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6篇)、江苏省教管论文评选活动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选活动(2篇)、太仓市名师工作室和太仓市第六期高研班学员论文评比活动和太仓市“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案例评比活动(15篇)、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跟进式改进典型案例征集活动(3篇)。本学期学校教师论文共发表17篇,其中省级11篇,苏州发表1篇,太仓发表5篇,参加论文评比共15篇获奖,其中苏州市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篇,太仓市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学校将课题研究报告、优秀论文、读书心得等集结成册,编成2025年第2期(总005期),以供全校教师交流学习,有效提升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科室建设,提升管理效能。持续贯彻落实教科室主任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订好一份计划、开展好一次科教融合活动、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次讲座、主持或核心参与一个课题、带好一个团队、推荐一批优秀成果),提升教科室主任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科研引领力等,围绕“七个一”精心设计科室工作计划,对标计划与科研管理要求开展学校日常科研管理与指导。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科室

2025年6月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