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召开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2024/03/137)推进会。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科室主任郑亮生主持,龚流芳副校长与杨健亨副书记出席活动,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齐聚一堂,总结阶段性成果,部署下阶段研究重点,为深化初中理科实践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三大环节。第一大环节为阶段总结。教科室主任郑亮生指出该课题于2024年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旨在通过传感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重构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模式,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实践理念。学校以新建的数字化实验室和数码显微镜实验室为载体,聚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课题组教师通过技术融合,实现抽象科学概念的可视化与动态化呈现。例如,在物理实验中,利用传感器精准捕捉光学现象数据;在生物实验中,通过数码显微镜观测微观结构,结合化学知识分析物质变化。第二大环节为学期研究计划。郑主任强调,本课题的研究要强化核心概念界定,明确“智慧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的本质区别,突出技术赋能的创新点。深化技术融合,引入人工智能优化实验数据分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突破传统实验的时空限制,增强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优化研究路径,采用“问题导向-技术适配-课堂验证-迭代优化”的闭环研究模式。本学期计划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为主,数学与地理学科为辅,各开展一节依托智慧实验室环境的实验教学研究课,形成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升华形成研究论文,形成一定量的物化成果,为课题结题积累材料。第三大环节为领导发言。学校副校长龚流芳致辞,她强调,“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行动研究”是学校“十四五”期间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建设项目,课题组需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研究,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她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深化技术,引入VR/AR等前沿技术增强实验沉浸感,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展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而是培育骨干队伍,培养具备智慧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三是构建资源平台,建设校本智慧实验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课例与实验设计方案的共享。
此次推进会不仅为课题组厘清了研究方向,更标志着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在智慧教育领域的探索迈入系统化、深层次发展新阶段。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该研究以“技术赋能教学”为核心,通过传感技术、物联网、AI算法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理科实验转化为可交互、可分析、可拓展的智慧化场景,为初中理科教学提供了“沙溪方案”。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彰显了沙溪实验中学在科教融合领域的先行探索,更预示着智慧实验室将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