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课题研究课案例】 上课课题:肖邦-葬礼进行曲

作者: 时间:2024-01-03 点击数:

太仓市课题研究课案例】

上课课题:肖邦-葬礼进行曲

执教者: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江舟;上课时间: 20231214日;上课班级:太仓市实验中学初二17)班

一、课题简介

1. 课题基本信息

《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实践研究》;苏州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时间202112月;编号sjh0495;主持人: 江舟单位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2. 核心概念界定:

音乐思维:就音乐思维本身而言, 它是集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与灵感思维( 顿悟)等为一体的立体化思维方式, 主要包括三个面向,即音乐的主体思维(创作者)、音乐的媒体思维(传播者、表演者)和音乐的客体思维(欣赏者)。具体涵盖于五个层面 :即音乐的旋律思维 ;音乐的节奏思维 ;音乐的和声思维 ;音乐的曲式思维 ;音乐的情感思维。其中,各层面显现出不同的功能效用 :旋律思维拉开了声音的时间距离,勾画了声音横向运动的形态 ;节奏思维增强了声音的律动活力,赋予了声音行进发展的动脉 ;和声思维拓宽了声音的空间维度,揭示了声音纵向延伸的深奥 ;曲式思维扩充了声音的结构质体,导向了声音逻辑推理的轨迹 ;情感思维提升了声音的物化效用,深化了声音触及心灵的功能。

音乐学习思维:一方面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运用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应该具有的思维能力及品质。我们知道,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的学生与一般学生在音乐学习的方法上是不同的,所反映出来的思维品质也是不一样的。而针对不同的音乐学习内容,教师也要很好的调动学生相应的思维参与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音乐学习能力及形成音乐素养。音乐学习思维主要包含听觉思维、视觉思维、逻辑思维、动作思维、创造思维等。这里的每种思维方法指向不同的音乐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这里的初中学生主要指的是处于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生心理的特点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思维活动既有具体的形象成分,又有抽象的逻辑思维,思维仍属于经验型,但抽象思维逐步开始占相对优势。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学生的音乐思维水平形成强烈的反差。上海市一份问卷调查反映出有96.5%的学生热爱音乐,却有74%的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相应能力水平;对流行音乐作品感兴趣的程度大于精心选择的教材中的作品,但却有52%的学生希望能多听一些精典的音乐作品;能识别所学过的音乐概念,并能例举出其重要的属性和特点,却不能分析音乐内容中与某一概念有联系的最明显的特点。

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实践研究: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特点,同时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3.研究目标:

1通过文献及调查研究,认识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特点,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行为特征。

2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基于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特点的音乐教学策略。

3通过本课题研究,更好的发展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4.研究主要内容:

1)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实践本体研究

这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是对学生音乐学习思维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充分认识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特点,对课题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其次分阶段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研究,以获得更为实际、生动的学生音乐学习思维品质特征。

2)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形象思维研究

形象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思维方式,良好的形象思维是进一步深入解决问题的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初中学生音乐学习逻辑思维研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音乐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以及学习一些大型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4)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创新思维研究

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而通过艺术学习,学生的创造思维会得到很大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音乐是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愉悦身心,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欣赏音乐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音乐表现与创作中又无时不在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这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可以转化的,促进人类不断发展进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要关注音乐的这一重要价值,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力不断提高。

5)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评价研究

这部分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在基于音乐学习思维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的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升,研究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及访谈,同时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水平进行测试,为课题成果提炼提供依据。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初中学生音乐学习逻辑思维研究

2. 需解决的问题:

1)音乐不同段落调性及色彩逻辑关系。

2)音乐乐句之间在作曲方法上的逻辑关系

3)作曲家肖邦创作《葬礼进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内涵逻辑。

3. 本节课设计意图: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度感受音乐的核心要素特点,理解音乐家创作这首乐曲所采用的方法及贯穿于这首乐曲中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在课堂音乐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积极的运转,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形成的一般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核心素养的不断完善。

4.理论、理念说明:思维活动是思维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活动是思维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对音乐的思考程度,并且要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结合音乐知识来探索音乐内容。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明确深度思维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高质量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基础上来构建高质量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5.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课堂活动单

活动一乐曲探究活动

(一)小组探究

上课后,教师分发学生第一份乐谱(肖邦《葬礼进行曲》B部分主旋律),先让学生自己常常谱,思考这段旋律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在演唱时需要用什么样的速度及情绪?唱完以后试着给这段旋律起一个标题。

设计补充:课前教师布置会演奏乐器的学生把自己的乐器带到学校利用教师里的乐器(钢琴、竖笛等)也可以并把这些学生分到每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乐器帮助小组学会演唱这个主题。

(二)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展示对乐谱的视唱,同时分享对旋律的感受,并给旋律拟一个标题,同时说明拟这个标题的原因。

(三)教师指导学生演唱这段旋律

1.教师先播放钢琴家演奏的片段

2.学生分享感受

3.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

(设计说明:先学后教,让学生带着实践、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从而开启学生学习思维。


活动二】乐曲探究活动二

乐曲A段探究,过程同活动一

(设计说明:通多学习内容的对比,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深度理解


活动三】欣赏肖邦钢琴曲《葬礼进行曲》

(一)问题导入

通过前面连个环节的探究,请学生探究,如果把这两段旋律汇合成一个曲子,那么应该拟一个什么样的标题?

学生小组探讨分享

教师评价,然后告诉学生以上两段旋律来自波兰伟大的钢琴家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然后播放音乐视频完整欣赏。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

教师PPT告诉学生这首乐曲创作的背景,然后换一个版本,再次完整欣赏乐曲。结束本节课教学。

(设计说明:依托认知冲突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探究过程中逐渐理解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科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附:课堂观察记录

观察班级: 初二(17观察对象: *、李*或第*小组 观察者:  

活动流程

关键事件观察(按时间轴

反思与建议

一、学习实践

T1教师**后,SI****






二、学习探究

T2G1小组分组讨论***S1***S2*****S3****S4******





三、思维状态

T3……





四、思维表达

T4:……





五、思维状态

T5:……





六、学习表现

T6:……





填写说明:

1.“活动流程”:填写课堂活动单预设的各项学习活动,可以在下说明教师对该活动的操作程序。

2.“关键事件观察”:紧扣本课研究主题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时间轴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某学生或某学生小组),在该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符号说明:其中Ttime缩写,记录该项学习活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如9:00-9:05Sstudent缩写,记录某学生的表现;Ggroup缩写,记录某学习小组的表现);

3.“反思与建议”:基于对相应课堂学习活动中对学生或学习小组的课堂观察的反思,围绕课题研究课的主题,对执教者提出改进建议。





音乐学习思维教学课堂观察记录

观察班级: 执教教师

活动流程

     

深度学习学习思维

重点观察指标

           

     

活动一


A

学习实践领域

A1全身心投入

A2身心愉悦

A3自觉主动

A4自控自调



B

学习思维领域

B1对比分析

B2自主建构

B3批判质疑

B4迁移运用

B5解决问题


C

思维表达

领域

C1充满自信

C2逻辑清晰

C3重点突出

C4创新创意

观察对象:    观察者


说明:

1.教的行为:主要记录教师的讲述、提问/追问、呈现、活动说明、活动参与、评价等行为,可具体化;

1. 学的表现:主要记录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神态、状态以及学习结果等,如果出现观察指标的表现,可用A1等符号表示,但有的仍需做些简单描述性记录(观察者明白即可);特别要记录学生对重点的学习、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亮点、生成等;

3.观察反思:针对学的表现,反思教的行为,提出自己思考(成功启示、改进之策等)。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