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2023年度12月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3-12-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初中学生音乐学习思维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立项

立项编号

Sjh0495

出席对象

音乐教研组

地点

音乐教室

时间

202312  25

研究主题

音乐思维文献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学生音乐高阶思维培养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发现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关注对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呈现出思维内驱力不足的现状。究其缘由主要有:研究少,研讨课中鲜见创作教学主题与课例;实践少,日常教学中积极尝试音乐创作教学的教师不多;成果少,由于没有形成研究氛围,大家的思考点并未聚焦于创作教学,更鲜有关注创作背后的思维发展,导致缺乏这些方面的经典案例与成功经验。这使得一线教师往往一谈到“创作”,就望而生畏,感觉无从下手,也无形中将这种“创作障碍”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也感觉音乐创作很难。

分析问题

(一)知识技能欠扎实,思维基础不牢固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而音乐创作思维是建立在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以及在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基本手法等能力基础之上的。缺乏这种基础,何谈思维的二度进阶呢?!现实中,由于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基础不够扎实,因此阻碍了高阶思维下音乐创作的前进脚步。

(二)学习内容欠有序,思维发展不连贯

在小学音乐创作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序安排课程内容,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渐进式学习的教师并不多。此外,由于很多教材本身没有独立的音乐创作学习内容,也没有像欣赏或歌唱教学那样明确的内容体系,更多的是以碎片化、散点式的形式分布在其他学习内容之中,这就造成学习内容缺乏有序性,音乐思维发展的连续性受到很大阻碍,进而影响高阶思维下音乐创作的发展梦想。

(三)教学方法欠有趣,思维动力不够强

兴趣是激发思维动力的重要方面。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能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在对音乐要素进行组织、加工后,有利于发现新要素并进行探索性创造。但是由于缺乏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得看似丰富且有趣的音乐创作学习内容,却常常让学生感觉难度太大,无从下手,从而造成音乐创作主动性不强,制约了高阶思维下音乐创作的成长新路。

解决问题对策

(一)着眼创新思维,立足创作实践之本

1.激发创作兴趣,唤醒沉睡的想象力

2.强化创意实践,体现创作的灵活性

3.展现创作个性,彰显创作的独特性

(二)着力逆向思维,锚定创作目标学习

1.导,设预定结果为目标

2.学,借赏析作品寻方法

3.练,用基础练笔助创作

4.评,以展示评价促提升

(三)着重发散思维,注重创作多元灵动

1.巧借问学模式解疑,打开创作思路

2.融合多种创写方式,发散创作思维

3.优化项目化学习,拓宽创作表现

(四)依托情感思维,助推创作感性升华

1.心动——激发创作动机

2.行动——启发创作灵感

3.情动——体现创作神韵


获得的主要结论

发展思维能力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任何学科都不能偏离这个目标而开展教学。音乐是人类对生活的抽象表达,节奏、旋律等都是人类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因此对音乐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增进音乐审美感知、开拓与发展音乐思维的过程。小学音乐是学生学习力发展的起步阶段,是音乐素养积淀的基础,是学生充分经历音乐思维、体会与尝试像音乐家一样的思考过程,是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音乐创作教学正是学生思维转化的“自然实验室”,它不仅能够开拓想象力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实现高阶思维发展等。一旦拥有了像音乐家一样的思维,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游刃有余地徜徉在音乐的世界……


物化成果

文献综述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