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学习:学习了《学科实践品质旁落产生的现实困境》《学科实践何以实现育人价值》等文献资料,通过文献学习我们认识到学科实践具有学科性、探索性和育人性等内在品质,但现实中这些品质常出现旁落情况,导致三大困境。一是形式化,表现为 “虚探究” 和 “假探究”,如缺乏思维价值的探究形式、用不恰当方式探究学科知识等,强调学科实践应基于学科知识整体建构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培养解决真实情境中学科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二是唯技术化,指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学科实践主导,忽视学科实践本质,这样会禁锢学习心智等,要理性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学科实践。三是浅表化,即片面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忽视学科知识、实践与素养关系以及育人价值,导致 “高分低能” 等问题,需挖掘学科实践中育人内核,传承相关精神品质。所以,学科实践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路径。 窗体底端 2.教学实践:6月份学校教师积极开设校级公开课15节,分学科进行学科实践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学样态。
3.主题研讨:课题组结合课题研究课案例讨论了“学科实践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可以采取什么对策?”等问题,明确了学科实践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的问题,探讨了可能的应对措施。 
4.论文评比:发布《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学科实践”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以评促研,促进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相关研究理论的提炼,促进课题相关成果的形成。6月份发布通知,7-8月份教师利用暑假实践进行研究与写作,9月份上交论文作品并进行评审、表彰。
5.学期总结:课题组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总做进行总结,填写《课题学期汇报表》,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亮点和不足,对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