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期汇报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作者: 时间:2025-06-30 点击数:

课题名称

《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样态的建构研究》

课题编号

2023/LX/02/234/03

承担单位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立项时间

2024.1

朱晓静 龚流芳

联系电话

1890622262713962603166

E-mail

50770769@qq.com61006958@qq.com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开展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每月学习课题相关文献资料 1-2 篇,加强了对核心素养、学科实践的认识,提升对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理论认识。2025 年 2 月 10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的逻辑依据、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等文献资料,认识到学科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及对应的解决策略;3 月 21 日学习了《支架式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要点与实施路径》;4 月 18 日学习了《教育家精神赋能下的教师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策略》;5 月 19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6 月 30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品质旁落产生的现实困境》《学科实践何以实现育人价值》。

2.开展主题研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按照年度研究计划,逐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保证每次活动有主题、有措施、有结论、有成果。如 2025 年 2 月 10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优化策略研究”进行主题研讨;3 月 21 日围绕“跨学科主题实践,综合素养评价”进行主题研讨;4 月 18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行主题研讨;5 月 19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实施”进行主题研讨;6 月 30 日围绕“学科实践实施过程中问题及对策”进行主题研讨。

3.开展实践研究课堂观察,课题组鼓励学校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分学科进行学科实践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科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学样态。

4.开展科教融合活动和课例研究,3月21日,课题组郑亮生老师围绕课题,在初二(10)班开设研究课《给沙漠戴“绿围脖”——塔里木盆地》,参加活动的老师按照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展课例研究,深入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探索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路径。形成研究案例《给沙漠戴“绿围脖”——塔里木盆地》。

4.开展行动研究,3月份,课题组核心成员李芳老师申报并立项2025-2026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跟进式改进典型案例《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行动研究》。4月份,组织安排初二年级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5月29日,开展了以“以评促教·匠心筑梦”为主题的职初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模拟上课的形式开展,11位职初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我的家乡——沙溪古镇”开展模拟上课,将沙溪古镇这一地域文化资源通入各自的学科教学中,采用学科实践教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6月份发布《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学科实践”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以评促研,促进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相关研究理论的提炼,促进课题相关成果的形成。

5.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高静怡老师的案例分析《浅谈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以《淡水生态瓶制作》为例》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龚流芳老师课题论文《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以“二次函数复习课”为例》发表于省级期刊《百科论坛》。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学科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设计情境化任务

开展项目式学习

跨学科整合

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利用本地资源

模拟真实职业场景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需求

设计情感化任务

关注个体差异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设计开放性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培养批判性思维

强化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

教师培训与研修

教师参与实践设计

建立教师指导机制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

多元评价主体

表现性评价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家校社合作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

开展联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反思能力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建立激励机制

跨学科教学载体: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设计策略:实事热点在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①基于真实性,用实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②基于结构性,用实事热点联结教学内容

③基于过程性,用实事热点贯穿整节课堂。

二、实施策略: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的实施

①突出真实性,创设问题情境

②突出任务性,重视支架工具

③突出实践性,强调问题解决

④突出创生性,讲究自主构建。

三、评价策略:素养导向下跨学科实践教学的评价

①评知识联结,自主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

②评技能应用,利用多学科技能解决复杂问题

③评素养提升,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必备观念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策略:

1. 学科教师应具备“自成长力”

2. 学科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能力

3. 学科教师应具备教学创新能力

4. 学科教师应具备教学反思能力

5. 学科教师应具备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教研能力

6. 学科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思想提炼能力

7. 学科教师应具备教育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实施——以“探寻沙溪古镇”课程为例:

一、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的内涵

二、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目标

(二)课程资源开发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1.聚焦发展性,瞄准育人指向

2.聚焦主题性,注重统整融通

3.聚焦整合性,创设关联情境

4.聚焦实践性,强调学科实践

5.聚焦创生性,讲究自主建构

6.聚焦合作性,加强校社合作

(五)课程评价

一大评价理念是“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

两大评价重点是综合素养和实践表现

三大评价主体分别是学生、同伴和老师

四大评价方式是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突出表现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四大评价维度对应综合素养的四个方面,即学科认知、学科情感、学科实践、学科学习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实践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三)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实施脱节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实践教学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理念

(二)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资源整合,拓展实践平台

(五)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六)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教师参与度不均衡:部分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而部分教师参与度较低,影响课题研究的整体进度和效果。

案例研究深度不足:虽然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但部分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学经验。

学科实践资源整合不够:校内外的学科实践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的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改进措施

强化教师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激励制度,对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

提升案例研究质量:加强对案例研究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案例分析能力,要求教师在案例研究中不仅要描述教学过程,还要深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策略和效果,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成立专门的资源开发小组,负责对校内外的学科实践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和开发,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1.深化理论研究: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核心素养、学科实践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邀请专家进行深度解读和指导,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2.加强实践探索: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学科实践活动,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社会实践调查等,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聚焦学科实践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

4.推动成果推广:总结本学期的研究成果,通过举办研讨会、出版论文集等方式,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为更多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5.强化动态跟踪:及时跟踪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学校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策略,确保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和实效性。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单位盖章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