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每月学习课题相关文献资料 1-2 篇,加强了对核心素养、学科实践的认识,提升对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理论认识。2025 年 2 月 10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的逻辑依据、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等文献资料,认识到学科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及对应的解决策略;3 月 21 日学习了《支架式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要点与实施路径》;4 月 18 日学习了《教育家精神赋能下的教师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策略》;5 月 19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6 月 30 日学习了《学科实践品质旁落产生的现实困境》《学科实践何以实现育人价值》。 2.开展主题研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按照年度研究计划,逐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保证每次活动有主题、有措施、有结论、有成果。如 2025 年 2 月 10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优化策略研究”进行主题研讨;3 月 21 日围绕“跨学科主题实践,综合素养评价”进行主题研讨;4 月 18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行主题研讨;5 月 19 日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实施”进行主题研讨;6 月 30 日围绕“学科实践实施过程中问题及对策”进行主题研讨。 3.开展实践研究课堂观察,课题组鼓励学校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分学科进行学科实践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科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学样态。 4.开展科教融合活动和课例研究,3月21日,课题组郑亮生老师围绕课题,在初二(10)班开设研究课《给沙漠戴“绿围脖”——塔里木盆地》,参加活动的老师按照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展课例研究,深入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探索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路径。形成研究案例《给沙漠戴“绿围脖”——塔里木盆地》。 4.开展行动研究,3月份,课题组核心成员李芳老师申报并立项2025-2026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跟进式改进典型案例《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行动研究》。4月份,组织安排初二年级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5月29日,开展了以“以评促教·匠心筑梦”为主题的职初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模拟上课的形式开展,11位职初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我的家乡——沙溪古镇”开展模拟上课,将沙溪古镇这一地域文化资源通入各自的学科教学中,采用学科实践教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6月份发布《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学科实践”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以评促研,促进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相关研究理论的提炼,促进课题相关成果的形成。 5.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高静怡老师的案例分析《浅谈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以《淡水生态瓶制作》为例》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龚流芳老师课题论文《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以“二次函数复习课”为例》发表于省级期刊《百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