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实施策略: 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2.以实践活动为内容,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3.以学科方法为抓手,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4.以项目式学习为方法,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5.以小组合作为组织,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6.以多元评价为驱动,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该模式旨在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教学结构 学科实践的教学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教学流程 学科实践教学流程分为六大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分为导入阶段、实践探究阶段、交流分享阶段、总结评价阶段,课后拓展延伸阶段,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教学评价 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 2.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 3. 评价内容: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反思评价。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的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价内容 |
学科掌握 |
知识理解 |
概念掌握 |
能否准确解释学科中的关键概念 |
原理理解 |
能否理解并解释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
知识关联 |
能否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
技能应用 |
计算技能 |
能否准确进行数学计算或物理计算等 |
推理能力 |
能否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
分析能力 |
能否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
知识整合 |
知识迁移 |
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
知识综合 |
能否将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认识 |
知识创新 |
能否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或方法 |
实践表现 |
实验操作能力 |
实验步骤 |
能否按照实验步骤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
实验观察 |
能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
实验创新 |
能否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或改进实验方法 |
问题解决能力 |
问题分析 |
能否准确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
解决方案 |
能否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有效地实施 |
结果评估 |
能否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
团队合作 |
角色定位 |
能否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
沟通协调 |
能否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团队贡献 |
能否为团队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
素养落实 |
科学素养 |
科学方法 |
能否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
科学精神 |
能否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 |
科学态度 |
能否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
人文素养 |
道德品质 |
能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社会责任感 |
能否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
文化意识 |
能否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的价值 |
信息素养 |
信息获取 |
能否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 |
信息处理 |
能否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类 |
信息评价 |
能否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
信息利用 |
能否将信息有效地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研修团队的构建: 以校长为组长,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研修团队。团队下设管理、实践和研究小组,遵循分工协作原则。
团队协作机制示意图
团队组织架构示意图 在研修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组织。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促进单一学科实践教学研修;组建跨学科实践共同体,如语英阅读跨学科实践共同体、史地跨学科实践共同体等,促进跨学科实践教学研修;组建临时的学科实践小组,如思政一体化跨学科实践小组、物化生实验教学小组等,增强学科实践教学研修的灵活性,如下图所示。 
单一学科实践教学研修 跨学科实践共同体研修 学科实践小组研修 三类研修类型组织示意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研修机制: 1.明确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科实践研修活动的系统六大要素 学科实践教研倡导互动与对话,即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强调参与者独立思考、相互对话、共同研究,通过平等会话进行学科实践设计,实现问题解决,思维的系统性发展和教研成果的交流分享。 因此,本研究将活动理论作为学科实践教研系统分析的框架,试图为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学科实践教研活动流程和实施提供参考。整体来说,学科实践教研活动系统由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分工六要素构成。 2.建立学科实践教研活动的模式与实施环节 本课题汲取活动理论对学科实践教研所具有的核心价值,基于“发现实践问题→明确主题→制订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实践反思”一般教研活动流程,构建“聚合问题→确立主题→确定目标→设计任务→团队研讨→确定方案→展示反思→迭代改进”这样一个包括八个教研活动环节的螺旋式教研模式,如下图。
学科实践教研活动模式示意图 其他成果:教学案例《方格纸中的无理数》,学科实践教学论文徐政筠《跨学科实践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不同酵种对面包风味的影响”活动方案为例》(苏州教育学会三等奖)、郑亮生《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初中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以“太仓市沙溪古镇”为例》、郑亮生《依托载体的初中地理跨学科实践教学探索——以“沙溪古镇美食”为例》、朱丹《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探究》(苏州市二等奖)、吴梦立《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实践初探——以“湖心亭看雪”为例》(省行知杯三等奖)、龚流芳《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二次函数复习”为例》(苏州陶研会三等奖)、陆诗嘉《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研究》(苏州陶研会三等奖)、郑亮生《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初中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以“太仓市沙溪古镇”为例》(省基础教育论文二等奖、苏州陶研会三等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