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雅芳 顾春燕 时间:2024-12-12 点击数:
理论学习:观摩何锋老师对七年级新教材的解读,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继续学习和交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注(2022年版)》中对于深入阅读提出的要求和教学建议;学习专著《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主题研讨:语篇研读是教师与学生走进语篇、走近作者,形成对语篇理解的直接途径。教师对于语篇的研读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教学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体验的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以及学习成效的高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能够深度研读语篇,从单元主题出发、从语篇结构出发、从问题设计出发、从语用实践出发,深度研读、深度挖掘、优化设计,开展指向素养的英语阅读实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当堂发生,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当堂落地。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篇研读能力,要能够从多维的视角去研读语篇内容,既要聚焦单元主题,又要突出语篇特征;既要关注学生实际,又要强调学习过程;既要挖掘文本信息,又要深挖主题意义,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究,指向学生阅读策略与阅读素养的发展。
行动研究:同课异构,三位上课老师均能立足《课标》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解读语篇,设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托学习共同体,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介绍家庭理财常识,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钱或者压岁钱,帮助学生树立理财观念,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并尝试和发现判断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做到阅读的深入。(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以下为各位教师基于深入的语篇研读后,为推进学生的深入阅读所设学习活动的特点)
陈晨老师:陈老师关注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引领:预测,细读,寻读,略读,猜词义,找关键词,利用图片等非语言信息等。陈老师善于捕捉阅读材料所呈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并反复滚动训练,使学生养成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
顾邱语老师:独学-对学-群学:顾老师为避免共同体成员观点的相似性,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在合作学习前,要求先独立思考,记录关键信息,之后再进行两人讨论,交换信息,最后在共同里内讨论,采取“轮流说”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与分析,敢于评价和推理,用于创新和想象,集思广益,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
陈姝彤老师:陈老师比较关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共同体中的观察员,观察成员在完成挑战性任务时的学习和交流行为;同时,观察员还扮演着评价者的角色,评价将隐形的思维活动变成显性的具体行为进行观察。由于学生观察员的注意力有限,陈老师还引导成员互相评价,并依托观察表来进行评价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