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每月学习课题相关文献资料 1-2 篇,加强了对核心素养、学科实践的认识,提升对课题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理论认识。2025 年 2 月 10 日学习了《人工智能赋能生成式教学:实现教与学的结构性对齐》;3 月 18日学习了《AI赋能科研,轻松破解课题申报难题!》;4 月 9日学习了《指向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课堂深度教学》》;4 月 18日学习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化学教师数智素养的内涵、价值与提升策略》;5 月 19 日学习了《高校智慧实验室管理服务思路分析》;6 月 30 日学习了《启迪智慧 点化灵魂——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为智慧实验室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开展主题研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按照年度研究计划,逐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保证每次活动有主题、有措施、有结论、有成果。如 2025 年 2 月 10 日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进行主题研讨;3 月 18日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课题研究”进行主题研讨;4 月 9日围绕“促进思维进阶的初中物理微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进行主题研讨;4月 18日围绕“创新实践团队建设研究”进行主题研讨;5 月 19 日围绕“智慧实验室管理机制研究”进行主题研讨;6 月 30 日围绕“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问题及对策”进行主题研讨。 3.开展实践研究课堂观察,课题组鼓励学校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分学科进行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探索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方式。本学期共开设研究课24节。 4.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师资培训。学期初制定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特色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度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特色培训,人工智能赋能实验教学,助推实现智慧实验教学。3月24日组织开展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课题申报”的2025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专题培训活动,教科室主任郑亮生作了《人工智能赋能课题申报》专题讲座。3月26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组织全校教师集中收看江苏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研修活动直播,共同探索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2025年4月3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积极响应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的号召,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苏州市中小学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全员培训的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此次活动以,旨在提升教师们的人工智能素养,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4月8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邀请太仓市良辅中学的黎海老师(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来校开展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做智慧型教师”的信息技术学科骨干送教活动暨职初教师培训活动黎老师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走近无人机编程》和微型讲座《人工智能时代,做智慧型教师》。4月12日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组织教师线上参加“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专题研讨活动。5-9月,组织郑志豪、郑亮生、周哲史、林晨、刘芷伊、尤媛等教师参加2025年太仓市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暨多元智慧教学应用培训活动。 5.6月份,学校发布发布《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智慧实验 理科实践”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以评促研,促进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相关研究理论的提炼,促进课题相关成果的形成。6月份发布通知,7-8月份教师利用暑假实践进行研究与写作,9月份上交论文作品并进行评审、表彰。 6.2025年4月9日,课题组主持人及部分核心成员参加了太仓市初中物理同类课题共同体协作研究活动。 7.4月份,课题组组织安排初二年级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 8.开展课例研究,2月21日,课题组杨艳萍老师围绕课题,在初三(10)班开设研究课《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参加活动的老师按照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展课例研究,深入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探索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路径。形成研究案例《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 9.开展行动研究,本学期,课题主持人李芳老师申报并立项了2025-2026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跟进式改进典型案例《依托智慧实验室创新初中理科实践教学的行动研究》,她结合2024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科学),分析了我校理化生等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利用智慧实验室,开发教学资源,创新理科实践教学模式,提高理化生等学科教学质量。5月29日,学校开展了以“以评促教·匠心筑梦”为主题的职初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模拟上课的形式开展,11位职初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我的家乡——沙溪古镇”开展模拟上课,将沙溪古镇这一地域文化资源通入各自的学科教学中,采用学科实践教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其中陆诗嘉老师的物理课《沙溪古桥的力学密码》、孙骊老师的数学课《古镇探秘数学之旅》、许奕晨老师的物理课《传统手工艺中的材料科学——竹编》和林晨洁老师的数学课《定理》都运用老智慧实验的教学手段进行设计。 10.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5月29日,课题组生物教师周哲史在2025年太仓市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暨多元智慧教学应用培训活动中坐主题为《深度探索多远智慧教学——AI赋能的精准化教学3.0的实践路径》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展示了本课题相关的智慧实验室建设和智慧实验教学等成果。 11.课题研究成果。林晨老师的案例分析《新课标背景下AIGC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探究》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高静怡老师的案例分析《浅谈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以《淡水生态瓶制作》为例》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龚流芳老师课题论文《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以“二次函数复习课”为例》发表于省级期刊《百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