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报告

作者: 时间:2022-11-02 点击数:

文献研究报告

古诗词群文阅读课题组

根据论文选题,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两个方面手机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梳理研读,以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当下的研究现状。

一、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1.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研究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它意蕴丰富,饱含着诗人无尽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关怀。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能否切实提高古诗词课堂的教学质量,取得教学实效,就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温儒敏教授提出:就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学类阅读,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少一点,重在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自主阅读,而不是动不动就讨论,或者做各种活动。云南师范大学龙晓丹分析古诗词教学存在的误区:忽视诵读二;忽视背诵三;忽视文本以及淡化意象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则从试卷入手,指出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几大问题:教师教学模式化,学生鉴赏技巧化,学习枯燥化,反映在语文课堂上,直接导致了教学功利化的倾向。严重偏离、违背了古诗的本质特征,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2.古诗词教学的内容研究

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内容方面,谭静指出,古诗词教学强调诵读,但要在诵读中达到"领悟诗文大意、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品的情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等要求,就应把握古诗词言、象、意三个层面的内容。汪四喜老师认为,意象和意境均为古诗词的艺术语言,也是诗词创作的神来之笔。许多古诗词中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追求。但这些精神层面的赏析往往被枯燥的背诵、理解代替了。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和单一化,使得古诗词知识传授与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没能结合在一起,过度重视了语文古诗词的“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没能及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更不用说挖掘古诗词蕴含的丰富内涵了。

3.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古诗词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是整个古诗词教学研究的重点,研究数量较多。钱梦龙老师以《将进酒》的课例点评入手,提炼古诗词教学的三种策略:巧选切入点;向诗人心灵深处漫溯以及读出诗意,读出诗情。钱老师由浅入深的教学,力求挖掘古诗词的丰富意蕴。渤海大学曹年国则文本细读的角度,提出:以“读”为先, 先解诗之基调, 养成阅读习惯;以“挖”为主, 深挖诗之内涵, 培养鉴赏能力;以“思”为辅, 创设诗之情景, 提升联想能力;以“用”为纲, 体会诗之用意四个方面阐述古诗词教学策略。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施春晖、汤苗苗抓住古诗词的意象特点,从以读为本朗读感受、加强视听感官刺激、激发想象连象成画、归纳积累深入把握四个方面强化对于诗词意象的鉴赏感悟;岳会丽老师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提出朗读为基础,解诗词之基调;挖掘为动力,析诗词之内涵;试炼为博记,延诗词之精义三个层面由浅入深的解读古诗词。肖培东老师则立足于抓住古诗词的“关键词”,以自身《春望》《饮酒》教学实录为例,巧妙地抓住两首古诗词中的“望”“见”两字,教会学生抓诗眼阅读的古诗学习方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1.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研究

鉴于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因此首先要理清有关群文阅读的概念、内涵等最基本的理论内容,在这方面的研究中,群文阅读的概念首先是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蒋军晶首次在理论上阐发对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理解和思考,并提出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于泽元教授等人从议题、集体建构以及共识的角度对群文阅读的理念变革进行阐述。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认为群文的 “文”,并不只限于文章,而指的是文本。群文阅读即多文本阅读。但需要指出的是,群文不是多个文本的杂乱堆砌或简单相加,而是将具有 (或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的阅读整体。

2.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理论基础,叶黎明等人认为,互文性”相关理论可以为群文阅读中的文本组织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引导,尤其提到古诗词教学可以从作家创作层面寻找文本连接点。郎秋叶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围绕议题,通过采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阅读的方法,由文到群,由群到文获得了精准、深刻的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理解与传承了中华文化,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也是在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从“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阐述群文阅读教学。

3.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于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根据文本特点,从“小群文”的角度出发,以“李白的送别诗”小群文为例,进行“辐射式”的群文阅读教学。云南师范大学杨俊飞尝试将“群文阅读”运用到高中古诗词教学之中,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作品为例,尝试探寻可行、有效的操作方法和策略,以作者、题材、意象三方面为切入点,对高中杜甫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进行设计,最后再结合研究所得,尝试以高中教材中的杜甫诗歌作品为例,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刘尊礼则针对当前古诗词教学单薄、模式化的问题,提出:人”——知人论世,知人论诗;“读”——熟读成诵,因声求气;篇——突出焦点,深入探究以及“连”——线式展开,面式研究四种策略,力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立体,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